传承发展,走向世界
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研究生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培育高水平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对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是中西医结合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 成立于1975年,1981年获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硕士授予权,1986年获基础和临床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17年增设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22年进入北京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科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两个二级学科。
强劲的科研实力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微循环病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微循环)重点学科六位一体的学科。拥有微循环动态可视化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血管功能和脏器灌流研究平台,学科的研究室面积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500多万元人民币。
微循环动态可视化研究平台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
依托北京大学和医学部雄厚的基础、药学和临床资源,结合中医与西医、基础与临床、医学与药学、医教研与企业的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研究。说清楚、讲明白了血瘀与活血化瘀的科学内涵,阐明了 13 个中药大品种、9 个经典名方、10 个中药成分的作用机理,为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推动中西医结合在防治复杂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医老年病科、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北京大学中医药学院(西苑)、中日友好医院组成,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三级实验室、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生殖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等研究平台。
近五年来,中西医结合学科教师主持了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5项,国自然面上项目20项、青年基金8项、应急管理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9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95篇;学科带头人韩晶岩教授入选2020年、2021年、2022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高被引者,张学智教授入选岐黄学者。
广泛的国内外影响力
本学科多位教授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会长或副会长;学科带头人韩晶岩教授任Microcirculation副主编、World Journal of TCM共同主编、国际微循环联盟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气血专业委员会会长)、日本临床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日本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办了国际微循环会议、国际中药药理大会、第一届、第二届国际气血大会,任第12届世界微循环大会主席(2023年9月20-24日北京)。JCR metrics report显示,2015年北京大学在国际微循环领域研究机构影响力的排名中位居第二,2017年位居第一。
举办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前沿沙龙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教师主持和参与制定7项专家共识、指南和规范,其中肿瘤医院中医老年病科李萍萍主任与美国MD Anderson合作制定了国际公认的中医肿瘤症状改善的客观评价方法MDASI-TCM量表。
高水平师资队伍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有2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1名主管技师等15名专职教师,还有12名跨学科导师,教师团队涵盖了中西医结合、微循环、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结构药理学等多学科人员。
韩晶岩教授团队获201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技术)二等奖,获2020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微血管屏障的脉气虚不固摄和补气固摄理论科学内涵的初步揭示入选2021年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有教授8名,主任医师10名、副研究员2名、跨学科博导6名,在中医药防治幽门弯球菌性胃病、肺黏膜损伤、不育不孕、肿瘤微环境、心脑血管等肌病的难治环节方面的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张学智教授团队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注重研究生课程建设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人文情怀、深厚中西医功底的医学科学家、教育家和临床专家为目标,开展课程建设。
在基础理论方面,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等课程;在研究方法方面,开设病理学、免疫荧光、电镜、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同位素等技术和方法课程;在面向学术前沿方面,开设《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活血化瘀研究》《中医药及其现代研究》《结构药理学》《系统生物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在学术诚信与规范方面,开设《科研诚信》《医学伦理学》《医学研究生中的学术规范、安全防护与相关法规》等课程。
面对生源多样性,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方向,提供丰富的选课空间,研究生合理地选修学分。面向科技前沿,动态调整并更新教案,补充教学内容,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在线
课程
改变创新授课模式,《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活血化瘀研究》课,运用微循环动态可视化的研究结果,讲述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血瘀、寒凝血瘀、伤害血瘀的形成过程,各类活血方药的作用机理,活血化瘀理论和方法在治疗重大疾病难治环节方面的优势和贡献;制作《血瘀与活血化瘀》慕课,在《医药学研究生在线教育平台》播放。
在培养中强化质量提升
学科从“技(学习多种实验技术,包括动态可视化观察实验技术、免疫组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多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分析等)”——“术(课题申报、课题设计、结果呈现、成果展示等)”——“道(为人处事、团队协作、科研诚信等)”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全方位、立体培养研究生。
导师和独立PI负责研究生的课题设计、课题开展、课题完成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及日常管理;各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负责研究生专项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每周五组织文献学习,掌握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探讨课题思路及新技术,开拓视野。每周一次小型组会(各独立PI负责)。每月一次大型组会(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汇报课题进展,相互借鉴补充,及时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
在培养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浓郁的学科氛围,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术论文等,将创新性构思、研究进展、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科研成果等情况及时发表和展出;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组织专题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暑期学校,参加会议。开拓视野、增长国际交流能力。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坚持“唯实求真、遵守道德、团队协同、和谐共进、百家争鸣、追求真理”的良好学风,提倡“献身科学、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欢迎有志于传承祖国中医药,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让祖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莘莘学子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共同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韩晶岩教授 Email:hanjingyan@bjmu.edu.cn 电话:010-82802867
李娜老师 Email:weixunhuan@bjmu.edu.cn 电话:010-82802862
图文 /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